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 > 热点 > 正文

气候变暖下 城市和农业如何应对高温天气?

来源: 第一财经 时间:2022-08-10 09:18:37

从1970年至今,地球表面温度上升速度比过去2000年中任何一个50年区间都要快。气候变暖导致地球气候正在广泛地加剧变化,极端自然天气事件频繁发生。

城市人口占全球人口的一半以上,城市消耗了全球78%的能源,城市排放的二氧化碳也占能源使用量的75%。城市所感受到的气候变化影响可能更强烈更明显,暴雨、热浪和极端炎热天气是城市面临的最严重气候风险。特别是高温天气,严重影响城市的生产生活。

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农业是受影响最直接的部门。气候变暖带来更多的极端天气,干旱和虫灾发生的频次增多,而且害虫对农作物的破坏力增强。特别是持续高温天气,影响农作物播种和生长环境,造成农作物减产和农作物营养含量下降。

鉴于此,本文拟开展研究的问题如下:(1)分析高温天气对城市和农业生产的挑战;(2)为城市和农业应对高温天气提供政策建议;(3)为城市发展过程中如何实现节能减排提供思路。

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热岛效应越来越明显,叠加全球气候变暖,城市高温灾害的幅度、频率和影响范围逐渐增强,高温灾害成为城市夏季的主要灾害。本文提出如下建议应对城市高温灾害:

一是通过优化城市设计,减少城市热岛效应。即通过增加城市绿地面积、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区、完善城市公共交通措施、推广绿色建筑等途径,减少城市温室气体的排放。特别是长期夏季遭受高温灾害的城市,需要采取相应的减缓措施应对高温灾害。

二是建立城市高温灾害应对机制。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部分城市夏季容易遭受高温灾害,建立完备的高温灾害应对机制是必要的。例如,划分高温灾害敏感区域和人群,适当限制这部分区域的室外工作时间;设立高温灾害应急救助资金,提高灾后恢复生产能力。

三是制订中国城市热浪响应计划。学习国外城市成功应对高温灾害的经验,制订中国城市热浪响应计划。加强对高温天气的检测,气象部门及时发布高温热浪预告以及各级政府应急预案指南,指导企业和居民应对高温灾害。充分利用城市空间和设施,完善城市公共纳凉系统(如公园、防空洞等),应对高温灾害的侵袭。

高温热害是农作物生长过程中遭受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之一,特别是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高温可能导致农作物生长发育不良、产量受损、品质降低等问题。而且农业是世界上最大的用水部门,高温天气引发的水资源短缺造成了重大的农业产量损失。鉴于此,本文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加强农业抗旱作物技术研发与推广。部分农业主产区由于地理区位的问题,夏季农作物播种和生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遭受高温灾害的侵袭。本文建议在保障农作物产量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农业生产环境,逐步推广耐旱作物的种植,以应对当地气候变化的需求。

二是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提高农业抗旱能力。对于旱情严重的农业生产区域,需要完善农业抗旱设施,修建小型水电站和田间沟渠,并且推广机械喷洒等节水灌溉技术。同时,需要及时开展农药喷洒,防止高温天气带来的病虫害传播。

三是构建多元化的农业高温灾害救助机制。当上述措施难以减缓高温天气对农业生产冲击时,完善的灾后救助机制有助于恢复农业生产。在现有政府灾后救助机制的基础上,逐步推广农业气象指数保险。利用政策性农业保险,为农业生产撑起“保护伞”,保障农民生产积极性。

面对气候变暖问题,如何通过城市设计减缓温度上升,是对城市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直接考验。城市采取相应节能减排措施,对人口和经济结构进行一系列调整,重点行业开展低碳转型,对于城市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本文提出4点建议:

首先,数字经济推动智慧城市建设。数字技术推动新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打造智能算力、通用算法和开发平台一体化的新型智能基础设施,推动智慧城市的建设和治理水平。可以利用充足的数据不断调试信息交通系统,以此提升智慧城市的信息管理水平。

其次,有序推动城市能源结构转型,提高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通过提升天然气、太阳能与风电等清洁能源的电力供给比例,减少煤电的使用,并且增强交通系统电气化水平,逐渐改变以化石燃料为主的能源系统,推动清洁能源转型。发展储能技术是应对可再生能源不稳定性的重要途径,实现能源低碳化转型和能源安全的协调发展。

再次,打造高质量都市圈,推动新型城镇化。为了避免大城市后期发展困境导致的碳排放上升,需要注重配套基础设施的相应优化升级,产业发展需要向低能耗、低污染产业继续推进,推动城市绿色转型。例如,鼓励城市绿色建筑发展、建设循环性城市减少资源浪费等途径。

最后,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全面推行垃圾分类。推动低碳城市促成城市居民消费和价值观念的转变,有利于建设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长效机制。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建立健全低碳生活的政策制度体系,引领城市居民低碳生活。通过推行垃圾分类,将有害垃圾分离,并借助垃圾焚烧发电技术,可以节约其他化石能源的消耗,是实现城市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之一。

(作者系嘉庚创新实验室研究员、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

标签: 气候变暖 极端自然天气 数字经济 清洁能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