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南京一中实验学校举行班会课“同课异构”活动,一中实验初三(6)班班主任钱家旺和南京市第九初级中学初三(9)班班主任韩雁菲分别带来了《追光而行,何惧焦虑》和《化焦虑之结,燃逐梦之光》的主题班会课。究竟谁的班会课更胜一筹呢?
班会课借暖心家书化解焦虑
钱家旺老师的班会课教会同学们在焦虑时与AI对话,学习化解焦虑的小妙招。钱老师还专门请家长们给孩子们写了一封家书,录制了班级各位科任老师对化解焦虑的建议,让同学们感受到他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家人和老师们始终和他们在一起,是他们坚强的后盾。
【资料图】
“宝贝,你知道吗?你慢慢长大,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情。你那么善良、坚强、勇敢、乐观,像个小太阳一样,一直照耀、温暖着妈妈。有好多人夸我把你教得好,其实只有我自己清楚,我们是在相互成就、共同成长。”“你现在付出的辛苦都是在为未来积攒力量。那些背过的课文,单词,写出的难题,整理的错题不是毫无意义的重复,而是在帮你搭建看世界的阶梯。”……一封封温暖的家书让孩子们心里暖暖的,有了更多面对挫折和焦虑的力量。
“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点亮心灵、陪伴成长的过程。”钱老师说。
情景剧、辩论让班会课引人入胜
韩雁菲老师的班会课引人入胜。课堂以情景剧开头:马上期中考试了,同学们对学霸的期待,妈妈安排了冲刺课,老师请他准备演讲……一连串的压力让A同学感觉要崩溃。通过讨论分析,韩老师让同学们明白焦虑的源头是多重任务的同时挤压和自我灾难化的思维滑坡。
如果有一个按钮可以让焦虑消失,你会按下去吗?接着,韩老师两组同学分别以正反方展开辩论。“焦虑像生活中的迷雾,让我们看不清方向,充满内耗。消除内耗,我们才能更清醒更专注地调动智慧和勇气,去解决真正的问题……”“我认为对方观点太过绝对,焦虑是人类必要的情绪,更是一种生存本能,它是人类进化过程的生存机制……”精彩的辩论让课堂充满思想的交锋,让大家学会辩证地看待焦虑。
“焦虑是一个非常虚幻的情绪,它的反义词是具体,当我们的脚踩到具体的路径上,一步一步往前走的时候,就没有了焦虑。”最后,韩老师用一句充满智慧的“金句”结束了精彩一课。“这堂焦虑主题班会,于我而言不仅是一次课程,更是一场与学生深度对话的心灵之旅。”韩雁菲说。
嘉宾点评:
打破传统说教,沉浸式体验探索应对焦虑方法
南京市德育工作带头人、玄武区兼职教研员、南京市第九中学德育处副主任丁忆梦在点评时说,两节班会课各具特色,均打破传统说教,让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中主动探索焦虑应对方法。“此次活动是一中实验学校和玄武区丁忆梦德育名师工作室区域联动,围绕‘焦虑’核心话题,以丰富的活动载体、深度的思辨引导,为一线德育工作者提供了优质范例,助力班主任们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能力。”
两节班会课让老师们受益匪浅。南京一中实验学校初二(4)班班主任洪彦说:“钱老师的这节班会课不是一次‘说教式’的心理疏导,而是一场让学生‘沉浸式’感受理解与支持的成长对话,全程我既看到了学生们从‘藏焦虑’到‘聊焦虑’的转变,也感受到了同伴、家长和老师共同守护学生们心灵的温暖。”
南京一中实验学校高一(1)班班主任宗海兵说:“韩老师的课堂生动、活泼、饱满、热烈,充满欢声笑语,真正让‘润心行动’的力量得到彰显。”
校长观点:
班会课教育价值不容忽视
“钱老师的班会注重理论引导与案例分析,结构严谨,层层递进;韩老师的班会则以情境体验和小组讨论为主,氛围活跃,学生参与度高。两位老师风格迥异却相得益彰,充分体现了‘同课异构’的魅力,为德育教学提供了多样化的参考范式。”南京一中实验学校执行校长黄侃表示,作为立德树人的核心载体,班会课以其有意识、有组织、有计划的特点,成为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关键阵地。每周一次的班会课作为国家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价值不容忽视,它的重要性甚至不亚于语文、数学、外语等学科。
“期待更多班主任能够进一步提升心理疏导与德育教育的专业能力,通过科学设计和生动实施班会课,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保驾护航。”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颖 摄影 罗皞
校对 石伟
标签: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