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中国
您的位置:首页 >正文

看点:雅砻江水为媒 雪域高原作证 三个爱情故事诠释“汉藏一家亲”

来源:湖北日报 时间:2025-09-15 09:12:34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周三春 吴坚

“相亲相爱,藏汉一家亲,犹如雪域高原上的茶和盐巴。”

在西藏自治区山南市,流传着这么一句谚语。


(资料图)

湖北对口援藏以来,一批又一批湖北企业踏上雪域高原,进入雅砻江畔,支援山南发展。

一批又一批有志青年在山南干事创业,与藏族同胞交往、交流、交融。

他们既收获事业的成功,也收获爱情的美满,上演着一个又一个汉藏一家亲的故事。

他端出生日蛋糕时,

藏族姑娘惊讶又开心

“我来自武汉黄陂,听说武汉的企业家在西藏建厂,就主动过来了。在这里,我是事业、爱情双丰收!”9月12日,西藏宏农公司职工陈凡高兴地对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说。

2021年3月,陈凡来到山南市乃东区颇章乡,参与修建公司养鸡场,并在基地工作至今。陈凡的妻子白玛嘎珍是基地附近的格拉村人。

“那时我带着当地人一起施工、组装设备,白玛嘎珍也在其中。”陈凡说,这是他们爱情的起点。

“她话不多但心地善良,对同事都很好。去市里或者回家,总会经常给我们带零食。我生病了也会主动来关心。”陈凡讲述。

陈凡当时是如何打动这位藏族姑娘的芳心的?陈凡说自己也学白玛嘎珍当起了有心人。陈凡通过员工手册偷偷记下了白玛嘎珍的生日。到了当年6月的那一天,下班后,陈凡主动约她聚会。

“今天有事吗?下班一起聚一下吧。”

“是吗?今天?今天也是个特殊的日子……”

“我知道!”陈凡带着她和朋友们一起来到住地,打开门,只见桌子上已经有一大堆提前准备好的零食、饮料。

“这里到市区还有段路程,他肯定是提前几天去买的。他端出生日蛋糕的时候,我很惊讶,也特别开心!”回忆那个感人瞬间,白玛嘎珍至今难忘。

陈凡还有一手好厨艺,经常去白玛嘎珍家露一手,得到了一家人的认可。两人迅速确定恋爱关系,并在当年就领证结婚了。

“婚后,我们俩感到很幸福。闲暇时,我们一家常开车去山南市区逛街、看电影,享受生活。”陈凡说,如今3岁的女儿成了家里的“开心果”。

幸福生活共同创造,

日子越过越红火

“我和藏族妻子在公司相识,在山南安家。两个人白手起家一起奋斗,生活很幸福!”华新水泥(西藏)有限公司48岁的中控班班长侯立彬说。

他的妻子巴果是山南市贡嘎县人。20年前,华新水泥落户山南,两人都是当年入职的早期员工。

“那时,我在车间当巡检员,她在工厂食堂上班。”侯立彬笑着回忆当时情景。去食堂吃饭时,个子高挑、美丽的藏族姑娘巴果一下子就吸引住了年轻的侯立彬。

“踏实、肯干,人也很好。”巴果甜蜜地回忆她和侯立彬的故事,讲述她对侯立彬的评价。那时候公司附近的生活条件没有现在好,侯立彬和很多人一样,要坐班车从山南市区到公司所在地桑日县冲达村上班。侯立彬坐班车给巴果从市区连带了几个月的早餐。

巴果说,自己家里兄弟姐妹有五人,在婚姻方面父母十分尊重孩子个人的选择。2006年,两人喜结连理,随后有了可爱的女儿。

时光荏苒,婚后19年弹指一挥间,他俩始终相互帮助、携手共进。侯立彬和巴果工作勤奋、收入稳定,在山南市区买房、买车,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

这个9月,两人的女儿顺利毕业,考入湖南大学。与记者连线时,两人刚刚把女儿送到长沙。

华新水泥(西藏)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20年来该企业员工发展壮大至近800人,形成了汉族、藏族、回族、土家族、土族、蒙古族、白族、苗族等8个民族的多民族大家庭。其中,汉藏青年结合的家庭就有20多户,在当地传为佳话。

坚信未来的日子

一定会过得幸福

“我主动追的他,感觉他很成熟、稳重,也很细心。”

9月11日,藏族姑娘旦增桑姆谈起自己的汉族男朋友陈义时,甜蜜地说。

旦增桑姆今年6月毕业后进入湖北援藏企业——西藏清匠公司工作。

由于她在公司企划部工作,有拍摄任务时,她经常要和安装部的同事外出合作。工作中,旦增桑姆与安装部的湖北小伙陈义互生情愫。

旦增桑姆说,每次下班去找陈义,总能看到他还在认真忙碌的样子。生活中,陈义对她同样细心、认真。两人接触下来,旦增桑姆进一步确信了自己的感觉。

“两个人在一起,他总会抢着干活儿。只要是出差,总会带给我镜子、项链等各种有当地特色的小礼物。”旦增桑姆说,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次两人在宿舍吃完火锅后,一眨眼的工夫,陈义就麻利地把锅碗瓢盆全部收拾干净了。她瞬间觉得,这就是自己要找的人。

旦增桑姆还没有去过除西藏以外的省区市。她跟男朋友陈义商定,今年就到陈义的老家湖北洪湖旅游一趟,还要去重庆等地看看。

“家里人说,选对‘人’最重要,无论他来自哪里。我们村里就有一户汉藏结合的家庭,家里子女都已经二十多岁了,过得挺好。我相信,我们未来的日子一定会过得幸福。”旦增桑姆充满憧憬。

标签: 西藏 藏族 陈凡 旦增桑姆 侯立彬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