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在短期内给服务业带来较大冲击,对批零住餐、电影娱乐、文化旅游、交通运输等行业影响尤其明显。由于疫情隐蔽性强、传染性强、影响范围广且有可能反复出现,我们要在“疫”中寻“机”,坚持整合优化存量与做大做强增量“两手抓”的原则,一方面着重推动传统服务业的转型升级,另一方面着重推动现代服务业的创新发展,确保服务业的主导地位不受影响,夯实国民经济的发展根基。
推动传统生活性服务业向线上“宅经济”转型升级。着力推动传统生活性服务业向以居家为基础的线上生活服务、线上办公、在线教育、网络创作等为特征的“宅经济”转型升级。延长“吃住行购”等居民基本生活服务和“娱教医”等个性化、特色化居民生活服务的产业链条,加强产品和服务来源地、线下企业与线上电商平台之间的密切合作,创新发展无接触配送模式。加大智能机器人对传统服务业的人工替代程度,推进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的整合创新。
加快医疗卫生公共服务和大健康产业的转型升级。加快推动我国医疗卫生基本公共服务的转型升级,延长和完善产业链条,如敦促上游医药研制单位加紧研制抗击新冠肺炎药物、推动上游生产企业加紧生产、促进中游物流企业加速运输、推进下游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提升服务质量等,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推动大健康产业的转型升级,加强医疗、医保、医药联动发展,促进健康养老、健康养生与健康管理共同发展,引导大健康产业与文化旅游、健身休闲、食品用品行业融合发展。
抓住相关产业应对疫情推进数字化转型的机遇,大力推动数字服务产业创新发展。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聚焦城市管理、5G基站建设、教育医疗、智能制造、大数据应用等重点领域和中小微企业。创新发展金融新业态新模式,加强金融业务流程和服务环节的数字化和线上化,提升金融服务的价值链和产业链水平。以研究开发、技术转移、创业孵化为重点,加强与疫情相关的科技研发与应用攻关,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建立覆盖科技创新全链条的科技服务体系。加快推进5G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支撑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的融合发展。
强化大数据服务业创新发展。充分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以抗击疫情为切入点,加强人口迁移大数据地图、新冠肺炎疫情地图、周边发热门诊小程序、用户出行工具支持等大数据的应用与推广,为广大居民提供便捷、精准的工作生活服务。建立健全国家应急大数据统筹部署、智慧调度、数据监管等大平台,做到关键数据高效汇总、全国专业人员快速输送、城市交通紧急调度、应急和慈善物资精准投放,提升政府运用数字技术提升应急治理水平的意识和能力。
借力现代科技,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装备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水平,完善装备制造业的全链条服务体系,强化研发设计服务和制造业有机融合,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创新融合。培育融合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推进建设智能工厂,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发展共享生产平台,提升总集成总承包水平,优化供应链管理,发展服务衍生制造。通过品牌授权、委托制造等方式大力培育不依赖制造环节的制造业企业和业态。(作者:高宝华 李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