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23个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意见》提到,持续提升居民消费能力,促进重点群体增收激发消费潜力,稳定和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加快构建“智能+”消费生态体系,加快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鼓励线上线下融合等新消费模式发展,鼓励使用绿色智能产品,大力发展“互联网+社会服务”消费模式。
“总的来看,面对海外疫情对国内产业的相关影响,我国要积极扩大内需,缓解对国内产业影响,避免因为外部的萎缩导致企业破产倒闭,影响企业盈利和居民就业。”新时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加大消费领域的支持力度,可以通过相关多种方式,鼓励疫情之后居民的消费潜力。
在目前国内疫情防控出现向好态势的情况下,已有多地出台促进消费相关举措。比如,宁波市、区县(市)政府、企业将联合推出1亿元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费券。南京将发放3.18亿元消费券,通过政府引导与商家促销相结合,尽快形成现实购买力。
“疫情期间我国消费出现大幅下滑,消费对经济的贡献超过60%,但是1月到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20.5%,因此,发放消费券主要是为了刺激消费,托底经济下行的幅度。”潘向东对记者表示。
他同时表示,发放消费券的措施,将会显著提升居民的消费意愿。同时,通过降低实际消费支出,鼓励居民积极消费,缓解疫情对消费等行业的冲击,尤其是餐饮、旅游等现金流比较紧张的企业尤为重要。此外,有助于推动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在海外疫情影响下,外需将出现比较大的下降,那么拉内需将成为未来着力点。
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付一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就此次疫情来看,尽管线上消费需求全面爆发,但线下消费受到的影响却是有目共睹,餐饮、酒店、旅游等一众服务业都受到了较大影响。虽然相当一部分人并非没有消费需求或消费能力,但他们却不得不将相关领域的消费延后,这便助长了市场短期有效需求的收缩。另外,一切生产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满足消费,消费需求收缩势必会制约行业复工复产的进程。因此,有条件的地区直接向民众发放消费券,既刺激了短期消费,又精准地支持了相关行业的复苏。
“发放消费券,相当于是政府或企业向民众转移购买力,在特定期限内用于特定领域的消费,从而在短期内迅速提升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刺激相关领域消费的复苏,进而带动企业生产经营好转,缓解压力。此外,消费券还可以显著改善经济低迷时期低收入家庭的生活状况,并为后续促消费、扩内需的长期政策落地打下较好的基础。”付一夫进一步对记者表示。
但他同时称,消费券更多只是起到短期的刺激作用,却不能为后续消费扩张提供持久的增长动力,一部分民众拿到消费券之后,可能还会把原本用于支出的现金储蓄起来。另外,政府发放消费券可能会给财政造成压力,如果大面积发放还有可能引来需求拉动型的通货膨胀。
鉴于此,付一夫称,消费券不能盲目地大规模发放,而是要基于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加以落实,并配以长期政策的实施,同时还应加快推动复工复产,保证产能的恢复与产品的供给,以供给侧的复苏来配合需求侧的消费提振,如此效果才能达到最佳。(本报见习记者 倪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