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口一词责怪妈妈之前,多问一个问题。
一
前天,有一对在青岛游玩的双胞胎牵动着许多家长的心。在沙滩上游玩时,她们突然失踪,网上也发起了一轮又一轮的寻人启事。
令人悲伤的是,两名儿童最终被证实在海边遇难。可能是一个浪头,也可能是一次涨潮,一场完全无法预知的意外,让她们与母亲阴阳两隔。
公众的跟进速度也很快——依然有“暑期海边游玩的注意事项”“孩子溺水时你未必会发现”等等;与此同时,还有对母亲的指责——这位痛失爱女的妈妈说,“当时自己正在看手机”:
这句话迅速让一些人进入指点模式:你怎么可以玩手机呢?你怎么可以不盯着孩子呢?你怎么这么不负责任呢?你这妈是怎么当的呢?
在网上查找相关的关键词,发现“妈妈玩手机”的悲剧并不是孤例:
于是有人说,“这些都是不合格的妈妈!”
我却觉得这种指责有些刻薄。这位妈妈现在一定处在自责和崩溃的边缘,她们需要的是心理干预和安慰,而不是责难;另外,“让孩子一直处于自己视线之内”其实是个非常理想化的要求,我也不相信各位在带孩子的时候从来不看手机。
妈妈当然有疏失,但如果一味指责妈妈,不去反思下泳池里有没有尽责的救生员,海边有没有一些区域警示,实际上在责任划分上是有些偏颇的。而且,我还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如果搜索“妈妈玩手机”,一定会出现孩子遭遇不幸的相关新闻;但如果搜索“爸爸玩手机”,基本没有这类的新闻出现。
那么,是爸爸不玩手机吗?
绝对不可能。按生活常识,爸爸玩手机的热情,绝对比妈妈高得多。结论只有一个——
爸爸没怎么带孩子。
二
这其实是一件不太公平的事情:
妈妈承担了带孩子的主要责任,偶尔想看下手机,结果不幸出事了,便要承担公众的指责;爸爸在家里一天到晚刷手机,因为不带孩子不闯祸,所以反而太太平平。万一老婆带着摔着鼻青脸肿的孩子回来,还能骂“你是怎么带孩子的”?
虽然我是男性,我也觉得这个搜索结果背后,可能有着男性沙文主义。
如果这类新闻有妈妈有爸爸,我觉得可能是合理的家庭分工;如果只有妈妈没有爸爸,那很可能说明爸爸在“带孩子”这件事情上是普遍缺位的。
每次我看到这类新闻,第一反应不是“妈妈怎么可以这样”,而是“爸爸去哪儿了”。
所以千万别急着骂“这个不合格的妈妈”,不管怎么说,是妈妈带着孩子在玩,在承担着亲子陪伴的义务。带孩子本身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做的事情越多,出纰漏的可能就越大——如果人们盯着纰漏不放,那不做最安全。
像某些大明星那样,平时保姆带,自己只在镜头面前亲亲孩子,显得母慈子孝,多安全,多美好,多值得赞美!
我希望广大男同胞千万不要说什么“妈妈不合格”之类的话。换你带孩子,可能更不合格。如果你平时不愿意去分担,那更应该闭嘴。
还是那句话:就算这位妈妈有疏忽,我们正确的情绪,也应该是同情和哀悼,而不是嫌弃和指责。
三
除了沙文主义,还有认知洁癖。
回到问题的原点:带孩子看手机这件事情正不正常?站在极度优秀父母的制高点上看,当然不该看。只要孩子出了门,我就是人肉监控探头,孩子离开五米自动报警,我就是孩子的拖油瓶。
但这种完全把自己当做孩子附属品的父母,在实际生活中并不是多数。
我家附近有个儿童游乐场,海洋球里滑梯上都是小孩,旁边一圈大人基本上都在看手机。按这帮极度优秀父母的说法,怎么可以看手机呢?一定要目光随着孩子移动啊!万一孩子从滑梯上摔下来颈椎骨折高位截瘫呢?
问题是,陪伴不代表不间断的监视,也没多少大人有那么强悍的专注力。
我也没有觉得这些家长不负责任。
趁孩子在玩的时候刷一下朋友圈,是家长难得的自由时光。对有认知洁癖的人来说,这的确算是三心二意;但对生活来说,它就是普遍的且能被理解的现实。
闯了祸后说,妈妈不该在这时候玩手机,道理肯定对;但要以这个行为来推断妈妈爱手机胜过爱子女,就显得有些偏颇。
那些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人,你们只是在玩手机的时候没有遇到恶时辰罢了。
四
别轻易去整理什么“这位妈妈的教训,值得其他妈妈汲取!”
在家庭里承担带孩子陪孩子责任的人,闯了祸她会陷入无尽的自责,没闯祸也不该被指责;有一些看起来绝对正确的事情,在实际生活中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可操作性。
对那些偶发的悲剧,心存善意的悲悯,就是最合理的回应。
标签: